2012年8月30日 星期四

Simple usage of Reflection and Dependency Injection

前言:
這一篇主要是要記錄一下反射(Reflection)的方便用法,作為以後的備忘。底下的範例會順便用一些Depency Injection的觀念來實作。

根據MSDN的描述:
反映 (Reflection) 會提供 Type 型別的物件,用來描述組件、模組和型別。 您可以使用反映來動態建立型別的執行個體、將型別繫結至現有物件,或從現有物件取得型別,並叫用其方法或存取其欄位和屬性。 如果您在程式碼中使用屬性,反映可讓您存取這些屬性。

情境:
在動物園裡面有很多不同的動物園區,每個動物園區都可以看到專屬於該園區的動物。當遊客買票進去時,可以依據票的種類去不同的園區觀賞。假設目前我們有兩個園區:

/// 獅子王動物園區
public class LionKing
{
    private ICollection<string> _Pool;
     
    public LionKink()
    {
         _Pool = new  List<string>{
                          "Simba",
                          "Nala",
                          "Pumbaa",
                          "丁滿"
                      };
    }
    public void SeeAnimals()
    {
         foreach(var name in _pool) 
             Console.WriteLine("在動物園區我看到 {0}."name);
    }
}
/// 憤怒鳥動物園區
public class AngryBird
{
    private ICollection<string> _Pool;

    public AngryBird()
    {
         _Pool = new List<string> {
                         "RedBird",
                         "BlueBird",
                         "YellowBird" 
                     };
     }
     public void SeeAnimals()
     {
         foreach(var name in _pool)
             Console.WriteLine("在動物園區我看到{0}."name);     
     }
}
方法: 通常看到這樣的需求有一種寫法是最簡單直覺的: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ngryBird ab = new AngryBird();         
         ab.SeeAnimals();         
         Console.Read();     
     }
}

但你我都知道這樣以後動物園區一多,不但要新增該新增的類別,連呼叫端都要一起改,這樣有點不太方便。有鑑於每個園區提供的服務都差不多,都是讓遊客觀賞的,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可以把這個服務或是說功能提煉出來的類別,讓這些園區都繼承這個類別,而遊客只需依賴這個類別就好,至於實際要去看哪個園區(或是說實際使用的是哪一個服務)則交由子類別本來決定。依據上述的需求我們可以把SeeAnimals() 這個方法提煉出來,於是有了底下的類別:
/// <summary>
/// 動物園區。
/// </summary> 
public abstract class AnimalZone
{
        /// <summary>
        /// 動物園區的名稱。
        /// </summary>
        public string ZoneName { get; set; }

        /// <summary>
        /// 展示動物園區的所有動物。
        /// </summary>
        /// <returns></returns>
        public abstract ICollection<string> ShowZoneAnimals(); 
}

(ps.我知道這個時候這邊變成吐出一個泛型集合有點怪,但是請繼續看下去吧~)

而我們的兩個園區就可以改寫成這樣:
public class LionKing:AnimalZone
{
     private ICollection<string> _Pool;
     public LionKing()
     {
         this.ZoneName = "獅子王園區";
         _Pool = new List<string> {
                         "Simba",
                         "Nala",
                         "Pombaa",
                         "丁滿",
                         "Scar",
                         "Monky"
                     };
     }

     public override ICollection<string> ShowZoneAnimals()
     {
         return _Pool;
     }
}
public class AngryBird:AnimalZone
{
     private ICollection<String> _Pool;
     public AngryBird()
     {
        this.ZoneName = "憤怒鳥園區";

        _Pool = new List<String>{
                        "RedBird",
                        "BlueBird",
                        "YellowBird",
                        "BlackBird",
                        "GreedBird",
                        "WhiteBird"
                    };
     }

     public override ICollection<string> ShowZoneAnimals()
     {
        return _Pool;
     }
}

好~但是還不夠,讓他們繼承個抽象類別事情還沒有結束,改到目前為止做到一半了。剩下的就是用另外一個類別把這個變化封裝起來,我們讓這個類別依賴 AnimalZone 這個抽象類別,然後由這個類別去執行 AnimalZone 提供的服務,這樣我們以後只需要知道這個類別就可了,或是說服務更動時就去改這裡。

    public class AnimalFactory
    {
        private AnimalZone _animalZone;

        /// <summary>
        /// 建構子,依據傳入的值決定要去哪個園區。
        /// </summary>
        /// <param name="animalzone">動物園區名稱。</param>
        public AnimalFactory(string theAnimalzone)
        {

            if(theAnimalzone=="LionKing")
                this._animalZone = new LionKing();
            else
                this._animalZone = new AngryBird();
        }

        /// <summary>
        /// 看動物去。
        /// </summary>
        public void SeeAnimals()
        {
            foreach (var animal in this._animalZone.ShowZoneAnimals())
            {
                Console.WriteLine("I see {0} in {1} zone.", animal, _animalZone.ZoneName);
            }
        }
    }
之後在用戶端就可以依據傳入的字串來決定可以看到哪些動物,其實若動物園經費不足以後不會擴大(咦?!)的話這樣寫就算結束了。但是事情很多時候不像我們想的這麼美好,若以後動物園園區越來越多,建構子中的判斷式或是 switch case 就會讓程式變得難以維護,若可以把這討厭的判斷消滅該有多好....。這種時候就是 Reflection(反射) 登場當英雄的時候啦!

我們可以藉由反射達成動態的產生實體,不需要 if else 或是 switch case 惱人的判斷了!實際上的改寫方法如下:
這邊我們只需要修改建構子的部份


public AnimalFactory(string theAnimalzone)
{
     var myType = Type.GetType(theAnimalzone);
     var animalzone = Activator.CreateInstance(myType) as AnimalZone;
     this._animalZone = animalzone;
}
我們就只需要這樣短短三行,就可以把未來一卡車的判斷給消滅了!這邊要講一下傳入的字串會像是這樣:YourNameSpace.LionKing
這邊用到主要的類別是 Activator ,用這個可以建立物件型別,而他的 CreateInstance 方法除了可以接受無參數的建構式之外,還支援附帶參數的建構子。藉由這種方式我們在呼叫端只需要輸入相對的型別名稱的字串,就可以直接生出相對應的類別了。呼叫端也只需要知道AnimalFactory 這個類別,而 AnimalFactory 也只依賴 AnimalZone 這個抽象類別。

整個類別的架構圖會長這個樣子:
另外要提醒的是....AnimalFactory 的建構子應該要捕捉例外的...只是我這次偷懶偷很大沒有做,若真的要實際應用的話這是一定要做的。

結論:
這算是一個簡單的設計模式的練習,搭配反射讓應用更為有彈性。這邊我們也可以發現到把變化封裝起來是一個在設計系統時必須考慮到的點,只要可以控制住變化,系統的維護負擔就會相對變小,以後有機會的話會多以設計模式搭配來寫文章。


參考文獻:
System.Activator
http://msdn.microsoft.com/zh-tw/library/system.activator.aspx
 System.Activator.Createinstance
http://msdn.microsoft.com/zh-tw/library/system.activator.createinstance%28v=VS.80%29.aspx

System.Reflection
http://msdn.microsoft.com/zh-tw/library/system.reflection.aspx
Design Pattern: 簡單工廠 (Simple Factory / static Factory)
http://www.javaworld.com.tw/confluence/pages/viewpage.action?pageId=1281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AutoResetEvent的簡單使用

緒論:
這篇文章主要針對System.Threading.AutoResetEvent這個類別的間單使用,自己對執行緒(Thread)也還是幼幼班等級,歡迎看到這篇文章的讀者對於文中有誤或是要補充的不吝賜教。

相關研究: 
System.Threading.AutoResetEvent的定義,根據MSDN: Notifies a waiting thread that an event has occurred. This class cannot be inherited. (向等候的執行緒通知發生事件。這個類別無法被繼承。)
唯一的建構子則為: public AutoResetEvent(bool initialState) 這邊的輸入參數表明了這個事件一開始的信號狀態(signal state)為:1.已收到信號(signaled) 或2.未收到信號(non-signaled)。 這兩者的差異會在實驗方法中稍微看出初始狀態對Thread行為的一些差異。

研究方法:
Step1. 為求環境單純一點,請先開啟一個Console Project(主控台應用程式)。
引用所需要的命名空間,要引用的就是只有這兩個命名空間: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Threading;

Step2.
class Program
{
    public static Thread t1;
    // 初始狀態為 non-signalled
    public static AutoResetEvent ar1 = new AutoResetEvent(false);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1 = new Thread(() => {
             Console.WriteLine("Thread T1 simulating some work for 5 seconds.");
            // 這裡用睡覺模擬執行一些I/O bound的作業。
            Thread.Sleep(5000);
            Console.WriteLine("Thread T1 finished some work.");
            // 設定 ar1 狀態為signaled。讓主執行緒不用等可以繼續跑。
            ar1.Set();
            Console.WriteLine("Thread T1 end.");
            });
        t1.Name = "T1";
        t1.Start();
        ar1.WaitOne();// waite for signal.除非等到狀態為signaled否則主執行緒就會在這裡繼續等下去。
        Console.WriteLine("Main Thread end");
        Console.Read();
    }
}

實驗數據與分析:


當成是一開始執行的時候AutoResetEvent的State就設定為non-signaled,所以主執行緒執行到t1.Start();時產生子執行緒來執行t1的方法(這裡使用lambda statement來偷懶,做一個很間單的事情。)之後,主執行緒往下執行到ar1.WaiteOne();就發現目前State依然是non-signaled,必須等到State設為signaled才能繼續往下執行,因此等到子執行緒中把ar1的State設為Signaled時才會回到主執行緒讓"Main Thread end."最後才列印出來。

ps.你可以試著把ar1的狀態在初始時設為signaled,看看執行起來的結果又是如何?

結論:
當你需要使用多執行緒讓你的I/O Bound作業不影響到整個執行緒的流暢時,可以考慮使用這個簡單的方法讓一些耗費I/O時間的工作移到主執行緒之外,等到需要拿來用之前使用WaiteOne()方法來確保執行完畢後再接續進行後續的工作。

參考文獻:
1.MSDN AutoResetEvent Class
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system.threading.autoresetevent.aspx
2.Code Project Threading系列文章 -- by Sacha Barber   => 特別推薦此系列文章此篇文章參考第三章來實作。

特別附註:
若你用Visual Studio中文版來開發,你會發現IDE對Set()還有Reset()這兩個方法的說明很有問題!但若是英文原版的解釋倒是挺清楚的。唔...若英文不是特別爛的話還是會建議各位直接看原文會比較好,若有問題國外的開發者絕對會馬上開炮,官網也會馬上改。(ps.剛剛已經把訂正過後的翻譯送出審查,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改。 讓我生氣的是簡體中文的翻譯竟然沒有問題...那繁體是怎麼回事 = =?!)
有圖有真相:



2012年5月11日 星期五

MediaElement開啟新的Source時的行為

前言:
Silverlight 在多媒體的處理中提供了 MediaElement 這個控制項,可以進行影片的播放、聲音的播放等應用。而串流資訊的來源可以是一個網址列,也可以是一個串流來源。但是若來源固定的話這個應用實在很弱,因此大多的時候來源都是可以隨時變動的。今天在做一些測試的時候有個情境是這樣的:
使用者在 ListBox 中選了一個 Item,而選中後會觸發事件讓 MediaElement 的 Source 重新設定來源,然後就可以直接播放新的 Item 的內容 (不同的 Item 表示不同的 Radio 位址)。

問題描述:
點選 Listbox 的 Item 後會觸發事件,但是程式執行 MediaElement1.Play() 後卻沒有動作。

分析:
根據 MSDN 的官方文件中說明(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cc189079(v=vs.95).aspx),MediaElement 的 Source 在進行變更之後會針對來源進行驗證或是授權(如果有需要的話),接著就會觸發 MediaOpened 事件,不過接著會進行什麼動作則是依據兩個屬性來決定;AutoPlay, CanPause。

Case 1:
若 AutoPlay 是 True。則MediaElement的Source更改後狀態直接進入 Playing 來播放多媒體。

Case 2:
若 AutoPlay 是 False,CanPause 是 True。則Source更改後狀態會進入 Pause。

Case 3:
若兩個屬性都是 False。則 Source 更改後狀態會進入 Stopped。

因此,若想要使用者點選選單然後立刻播放Radio的話可以這麼做:
===================================================
Solution1:
xaml 文件中宣告 MediaElement 與這些屬性
MediaElement Height="200" Name="myMediaRadio" Width="300" AutoPlay="True"
code-behind檔中這樣寫
protected void myRadioList_SelectionChanged(object sender, SelectionChangedEventArgs e)
{
   var radioname = e.AddedItems[0].ToString();
   myMediaRadio.Source = new Uri(_db.GetRadioUri(radioname), UriKind.Absolute);
   myMediaRadio.Volume = 100;
}

========================================================
Solution2:
xaml 文件中 MediaElement 改成這樣:
MediaElement Height="200" Name="myMediaRadio" Width="300" AutoPlay="True" Source="{a uri which can play}"
code-behind 檔要多處理一個 MediaOpened 事件
void myMediaRadio_MediaOpened(object sender, System.Windows.RoutedEventArgs e)
{
   myMediaRadio.Play();//在 MediaOpened 時執行播放,可以避免因上述因素讓媒體進入其他狀態。
}

===========================================================
以上!

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

Java Spring 初學 - 教學資料彙整

Spring Framework的官方說明文件:(這邊文件算是最齊全也最完整的)
http://www.springsource.org/tutorials

Javaworld@tw論壇的JSP/Servlet討論區:(有特定問題不解,這邊會比官方文件更好找答案)
http://www.javaworld.com.tw/jute/post/page?bid=6&sty=1&age=0

JavaBeat:(Spring Introduction and tutorials)
http://www.javabeat.net/articles/18-introduction-to-spring-mvc-web-framework-web-tier-1.html

推薦書籍:
1.Head First Servlet/JSP
http://www.tenlong.com.tw/items/9866840263?item_id=45367

2.Spring 2.0技術手冊
http://www.tenlong.com.tw/items/9861811060?item_id=34885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正則表示式 Regular expression 資料蒐集

這篇文章只是要把一些關於 Regular Expression 的資料收集起來方便以後查找~
畢竟是在.NET平台上面寫所以MSDN的資料當然不能放過:
MSND Regular Expression

而「規則運算式物件模型」一文中,最常用到的方法莫過於SplitMatches還有Groups,而這些在文章中都有範例可以參考。

當然正則表示式是不分國界的很多語言都對這個東西有支援Java也不例外在Java Gossip中也針對Regular Expression開了篇文章來說明。

還有這篇文章裡面有提到一些正規表示式的一些規則和簡單範例。

最後說到字串的處理...MSDN上面也有對於字串處理的一些建議:「在.NET Framework中使用字串的最佳作法」嗯....沒事要多逛逛MSDN

------------------------------------------2011/11/1補充--------------------------------------------------
常用規則:

字元
描述
\
將下一個字元標記為一個特殊字元、或一個原義字元、或一個向後參照、或一個八進制轉義符。例如,「n」匹配字元「n」。「\n」匹配一個換行符。序列「\\」匹配「\」而「\(」則匹配「(」。
^
匹配輸入字串的開始位置。如果設定了RegExp物件的Multiline屬性,^也匹配「\n」或「\r」之後的位置。
$
匹配輸入字串的結束位置。如果設定了RegExp物件的Multiline屬性,$也匹配「\n」或「\r」之前的位置。
*
匹配前面的子運算式零次或多次。例如,zo*能匹配「z」以及「zoo」。*等價於{0,}
+
匹配前面的子運算式一次或多次。例如,「zo+」能匹配「zo」以及「zoo」,但不能匹配「z」。+等價於{1,}
?
匹配前面的子運算式零次或一次。例如,「do(es)?」可以匹配「does」或「does」中的「do」。?等價於{0,1}
{n}
n是一個非負整數。匹配確定的n次。例如,「o{2}」不能匹配「Bob」中的「o」,但是能匹配「food」中的兩個o
{n,}
n是一個非負整數。至少匹配n次。例如,「o{2,}」不能匹配「Bob」中的「o」,但能匹配「foooood」中的所有o。「o{1,}」等價於「o+」。「o{0,}」則等價於「o*」。
{n,m}
mn均為非負整數,其中n<=m。最少匹配n次且最多匹配m次。例如,「o{1,3}」將匹配「fooooood」中的前三個o。「o{0,1}」等價於「o?」。請注意在逗號和兩個數之間不能有空格。
?
當該字元緊跟在任何一個其他限制符(*,+,?{n}{n,}{n,m})後面時,匹配模式是非貪婪的。非貪婪模式儘可能少的匹配所搜尋的字串,而預設的貪婪模式則儘可能多的匹配所搜尋的字串。例如,對於字串「oooo」,「o+?」將匹配單個「o」,而「o+」將匹配所有「o」。
.
匹配除「\n」之外的任何單個字元。要匹配包括「\n」在內的任何字元,請使用像「(.|\n)」的模式。
(pattern)
匹配pattern並獲取這一匹配。所獲取的匹配可以從產生的Matches集合得到,在VBScript中使用SubMatches集合,在JScript中則使用$0…$9屬性。要匹配圓括號字元,請使用「\(」或「\)」。
(?:pattern)
匹配pattern但不獲取匹配結果,也就是說這是一個非獲取匹配,不進行儲存供以後使用。這在使用或字元「(|)」來組合一個模式的各個部分是很有用。例如「industr(?:y|ies)」就是一個比「industry|industries」更簡略的運算式。
(?=pattern)
正向肯定預查,在任何匹配pattern的字串開始處匹配尋找字串。這是一個非獲取匹配,也就是說,該匹配不需要獲取供以後使用。例如,「Windows(?=95|98|NT|2000)」能匹配「Windows2000」中的「Windows」,但不能匹配「Windows3.1」中的「Windows」。預查不消耗字元,也就是說,在一個匹配發生後,在最後一次匹配之後立即開始下一次匹配的搜尋,而不是從包含預查的字元之後開始。
(?!pattern)
正向否定預查,在任何不匹配pattern的字串開始處匹配尋找字串。這是一個非獲取匹配,也就是說,該匹配不需要獲取供以後使用。例如「Windows(?!95|98|NT|2000)」能匹配「Windows3.1」中的「Windows」,但不能匹配「Windows2000」中的「Windows」。預查不消耗字元,也就是說,在一個匹配發生後,在最後一次匹配之後立即開始下一次匹配的搜尋,而不是從包含預查的字元之後開始
(?<=pattern)
反向肯定預查,與正向肯定預查類擬,只是方向相反。例如,「(?<=95|98|NT|2000)Windows」能匹配「2000Windows」中的「Windows」,但不能匹配「3.1Windows」中的「Windows」。
(?<!pattern)
反向否定預查,與正向否定預查類擬,只是方向相反。例如「(?<!95|98|NT|2000)Windows」能匹配「3.1Windows」中的「Windows」,但不能匹配「2000Windows」中的「Windows」。
x|y
匹配xy。例如,「z|food」能匹配「z」或「food」。「(z|f)ood」則匹配「zood」或「food」。
[xyz]
字符集合。匹配所包含的任意一個字元。例如,「[abc]」可以匹配「plain」中的「a」。
[^xyz]
負值字符集合。匹配未包含的任意字元。例如,「[^abc]」可以匹配「plain」中的「p」。
[a-z]
字元範圍。匹配指定範圍內的任意字元。例如,「[a-z]」可以匹配「a」到「z」範圍內的任意小寫字母字元。
[^a-z]
負值字元範圍。匹配任何不在指定範圍內的任意字元。例如,「[^a-z]」可以匹配任何不在「a」到「z」範圍內的任意字元。
\b
匹配一個單詞邊界,也就是指單詞和空格間的位置。例如,「er\b」可以匹配「never」中的「er」,但不能匹配「verb」中的「er」。
\B
匹配非單詞邊界。「er\B」能匹配「verb」中的「er」,但不能匹配「never」中的「er」。
\cx
匹配由x指明的控制字元。例如,\cM匹配一個Control-MEnter符。x的值必須為A-Za-z之一。否則,將c視為一個原義的「c」字元。
\d
匹配一個數位字元。等價於[0-9]
\D
匹配一個非數位字元。等價於[^0-9]
\f
匹配一個換頁符。等價於\x0c\cL
\n
匹配一個換行符。等價於\x0a\cJ
\r
匹配一個Enter符。等價於\x0d\cM
\s
匹配任何空白字元,包括空格、製表符、換頁符等等。等價於[\f\n\r\t\v]
\S
匹配任何非空白字元。等價於[^\f\n\r\t\v]
\t
匹配一個製表符。等價於\x09\cI
\v
匹配一個垂直製表符。等價於\x0b\cK
\w
匹配包括底線的任何單詞字元。等價於「[A-Za-z0-9_]」。
\W
匹配任何非單詞字元。等價於「[^A-Za-z0-9_]」。
\xn
匹配n,其中n為十六進制轉義值。十六進制轉義值必須為確定的兩個數位長。例如,「\x41」匹配「A」。「\x041」則等價於「\x04&1」。正則運算式中可以使用ASCII編碼。.
\num
匹配num,其中num是一個正整數。對所獲取的匹配的參照。例如,「(.)\1」匹配兩個連續的相同字元。
\n
標識一個八進制轉義值或一個向後參照。如果\n之前至少n個獲取的子運算式,則n為向後參照。否則,如果n為八進制數位(0-7),則n為一個八進制轉義值。
\nm
標識一個八進制轉義值或一個向後參照。如果\nm之前至少有nm個獲得子運算式,則nm為向後參照。如果\nm之前至少有n個獲取,則n為一個後跟文字m的向後參照。如果前面的條件都不滿足,若nm均為八進制數位(0-7),則\nm將匹配八進制轉義值nm
\nml
如果n為八進制數位(0-3),且ml均為八進制數位(0-7),則匹配八進制轉義值nml
\un
匹配n,其中n是一個用四個十六進制數位表示的Unicode字元。例如,\u00A9匹配版權符號(©)。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Regex
另外,Regex類別在建構式中可以指定參數:

成員名稱
說明
None
指定無選項設定。
IgnoreCase
指定區分大小寫的比對。
Multiline
多行模式, 變更 ^ $ 的意義以致它們分別在任何一行的開頭和結尾做比對,而不只是整個字串的開頭和結尾。
ExplicitCapture
指定唯一有效的擷取為明確命名的或編號的,格式為 (?) 的群組。 這允許未命名的括號充當非擷取群組,而避免運算式 (?:) 的語法不便。
Compiled
指定規則運算式要編譯為組件, 這將產生較快速的執行,但會增加啟動時間。 在呼叫 CompileToAssembly 方法時,不應將這個值指派至Options 屬性。
Singleline
指定單行模式, 變更點 (.) 的意義,使它符合一切字元 (而不是 \n 之外的一切字元)
IgnorePatternWhitespace
從模式排除未逸出的泛空白字元 (White Space),並啟用以 # 標記的註解。 不過,IgnorePatternWhitespace 值不會影響或排除字元類別中的泛空白字元。
RightToLeft
指定搜尋將由右至左,而非由左至右。
ECMAScript
啟用運算式的 ECMAScript 相容行為, 這個值只能結合 IgnoreCaseMultiline  Compiled 值使用, 將這個值與任何其他值一起使用都將導致例外狀況。
CultureInvariant
指定忽略語言中的文化差異, 如需詳細資訊,請參閱在 RegularExpressions 命名空間中執行不區分文化特性作業。


資料來源:
http://msdn.microsoft.com/zh-tw/library/system.text.regularexpressions.regexoptions(v=VS.100).aspx


基本上有這兩張表格就可以滿足基本Regex的需求了~!